关于启动第三期宁波市科技新苗
培养计划申报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有关普通高中:
根据《关于印发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方案的通知》(甬教基〔2015〕112号)文件精神,结合宁波市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建设,传承宁波“院士之乡”科学精神,厚植崇尚科学文化底蕴,切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经研究,启动第三期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申报,现将申报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养对象
经过全大市范围内各高中的推荐、选拔及导师面试等环节,挑选本市一批高中学生(以选拔开始时,就读高一学生为主)作为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对象。
二、培养模式
导师针对科技新苗培养计划项目设置好课题研究方向,学校根据导师给出的课题选择相应感兴趣的课题,各承办高校(科研院所)导师确定结对高中学校参与培养计划的学生人数并建立合作培养关系,导师以个性化带徒方式,开展课题的定期指导和研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方法的途径和探索未知领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活动周期为一年。
三、申报要求
1.第三期培养计划共有5家高校、科研院所的导师提供了17个课题(具体见附件2),请各高中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课题。
2.每位导师最多带6名学生,指导2个课题 ;每个高中学校最多报6个学生,可选择2个课题。
3.有意向申报的高中学校填写第三期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申报表(附件1),于6月29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邮箱:252663033@qq.com。
市教育局和市科协将根据申报情况结合第一、二期培养情况,遴选确定第三期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入选普高学校并组织对高校导师对接。
申报联系人:樊园,联系电话:89183387。
附件1: 第三期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申报表
2:第三期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导师课题
宁波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
2018年6月22日
附件1:
第三期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申报表
普高学校 | 申报课题及导师 | 参与学生人数 | 学校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
|
|
|
|
|
|
|
|
|
|
|
|
|
附件2:
第三期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导师课题
序号 | 单位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专业 | 个人简介 | 课题名称 |
1 | 宁波大学 | 崔 巍18094525020 | 男 | 35 | 副教授 | 神经药理学 | 崔巍博士2005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2008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1年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之后担任香港理工大学Research Associate,2014年进入宁波大学工作,一直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基础和新药研发工作,在神病理机制、药物研发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基础。已建立了一整套包括计算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动物行为学的神经药理研究平台,筛选、设计并合成了一批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化合物。并在宁波大学李达三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中心负责海洋药物的筛选与开发。此外,还与宁波市康宁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合作,进行临床和临床前研究。 | 海洋药物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 |
2 | 宁波大学 | 龚一富13486673796 | 男 | 45 | 副教授 | 植物生物技术 |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宁波市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00年获西南师范大学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8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植物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观赏花卉和蔬菜水培技术研究 |
3 | 宁波大学 | 舒 杰15957485915 | 男 | 37 | 副教授 | 电化学 | 博士生导师。获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宁波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浙江省育才工程、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 一种用于快速充电电池材料的探索与实践 |
4 | 宁波大学 | 张 林13567432457 | 男 | 46 | 教授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现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兼任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副所长,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获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学位,2005-2008年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2010-2011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2年12月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11年入选浙江省首批“之江青年”社科学者,2015年入选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第一层次。近期研究方向:社会认知老化与社会性发展,尤其是特殊群体(残疾人、老年人)的心理发展与社会适应问题。 | 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年痴呆症的早期检测与预防 |
5 | 诺丁汉大学 | 刘奇源Lawrence Lau 18868923098 | 男 | 44 | 副教授 | 卫星导航定位、空间大地测量、测绘 | 刘奇源于2011年入职宁波诺丁汉大学。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其任职于巴塞罗那测绘学院,职位为助理教授。2004年至2010年,其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6年的时间里,刘奇源参与了多项研究课题,其中包括两项由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的名为“SPACE”及“iNsight”的项目、两项名为“BEAR”及“ANASTASIA”的欧盟第六框架计划项目以及两项咨询项目。在加入伦敦大学学院之前,刘奇源于2002年至2004年在诺丁汉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技术分析员,负责新型欧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alileo)设计于研发的技术分析。同时还负责两项由欧盟委员会及欧洲航天局出资的名为为GSTB-V1及GSTB-C0的Galileo系统试验台项目。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测绘的应用和精度 |
6 | 诺丁汉大学 | 高曦13136372280 | 男 | 29 | 讲师 | 应用数学 | 申请人于2016年加入宁波诺丁汉大学担任数学科学系讲师,教授科目包括工程数学,数值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数学。其研究领域主要在数学建模与数值计算,包含但不限于沙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建模以预测连续循环荷载(地震,波浪)下的土壤液化,生物可吸收玻璃长纤维与聚乙酸复合材料的微观、介观以及宏观本构模型建模以研究其在三点抗弯试验下的力学表现。申请人在本科(四川大学),硕士以及博士(诺丁汉大学)期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科研经历,擅长于运用数学工具研究、解释以及预测固体、流体以及流固耦合相关的力学现象。申请人目前在诺丁汉大学‘先进智能制造研究组’担任核心研究员以及‘工程热流研究中心’担任副研究员。申请人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生物可降解吸收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金属材料制造的骨固定器械(螺栓,板,关节植入物等)在断骨愈合期间的力学表现的数值模拟。 | 生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及优化 |
7 | 诺丁汉大学 | 李家炜15869518510 | 男 | 47 | 助理教授 | 人工智能 | 李家炜:博士,宁波诺丁汉大学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曾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斯特灵大学做研究工作。主要科研方向包括进化博弈论,模糊逻辑,和智能决策算法。 | 用进化博弈论方法模拟智能族群进化过程 |
8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沈昊宇13567846522 | 女 | 47 | 教授 | 化学 | 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5月进入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2月-2003年6月,被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化学与工程科学研究院邀请,聘为研究员。2003年6月回国。沈昊宇一直从事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催化剂,绿色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边缘科学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有广泛的经历。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荷兰Tue等校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沈昊宇独立和协助指导研究生数名,其中她指导的研究生Ng SinYee荣获新加坡研究生最高荣誉------新加坡研究生总统奖。多名研究生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指导学生参加学院和宁波市、浙江省和国家青年创新基金大学生科研立项均取得良好收效,获得浙江省挑战杯二等奖、宁波市 “挑战杯”枫叶科技园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和中国(宁波)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春苗奖等。 | 利用废坚果皮制备吸附剂及其对水中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
9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涂黎晖13586589712 | 男 | 38 | 讲师 | 数学 | 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博士在读.于2001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家二等奖,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研究生毕业生。浙江省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数据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校先进工作者,考研辅导班线性代数主讲教师,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负责人、指导教师。线性代数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浙江省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宁波市第五届师德先进个人,宁波市优秀课程思政教师,教坛新秀,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章候选对象,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候选对象,浙江省最美教师候选对象,校级教学技能竞赛第一名,微型党课比赛第一名。长期从事数学基础教学和数学应用研究,擅长数学建模和数学思维训练。 | 数学思维和数学建模 |
10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舒振宇13736003927 | 男 | 38 | 副教授 | 计算机科学 | 2010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2015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美国犹他大学计算机学院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数据工程与计算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宁波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委员。入选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工程,被评为本单位第二届“教坛新秀”和第二届“青年骨干人才”,担任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全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审稿人。目前主要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各类学术期刊与会议发表或录用了相关论文3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主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了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工作。 | 基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车辆信息自动获取移动系统研究 |
11 |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凌建刚 13805889271 | 男 | 45 | 研究员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基本情况:立足宁波,带领团队致力于东南沿海地区杨梅等特色农产品绿色贮运与非热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现为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第一层次),甬城英才-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现在浙江大学攻读食品科学博士学位。 学术情况: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食物与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宁波市食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校外合作硕导;宁波市历届青少年科技新苗计划导师。 | 新型复合果蔬汁研发及风味稳定化技术研究 |
12 |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朱勇13251974883 | 男 | 40 | 高级农艺师 | 农产品检测 | 2001.07以来一直在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检测中心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2004.06单位成立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宁波),2007.10~2012.12 任农艺师,2012.12~至今任高级农艺师。 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市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获全国农牧渔业部丰收奖二等奖、三等奖、省农业丰收二等奖、省自然科学学术奖三等奖、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各1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项。 | 农产品中啶虫脒残留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
13 |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严成其13056828996 | 男 | 51 | 研究员 | 生物技术 | 博士,研究员,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6年9月-1992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学习,1993年在宁波市农科院工作,2002年9月-2007年9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材化学院博士后。曾在国际水稻研究所、澳大利亚CSIRO Plant Industry和亚洲蔬菜发展研究中心学习和合作研究。长期从事植物新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抗病基因的克隆及机理研究。 | 水稻抗病基因聚合与种质创新 |
14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曹鸿涛13819424608 | 男 | 44 | 研究员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东北大学,200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2007年3月-至今任职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功能材料与纳米器件事业部,研究员,获得“团队行动”项目支持。2007年进入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计划,2012年进入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项、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宁波市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纳米专项、中科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和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主持工业界合作项目三项。已在Adv. Mater., Nano Energy, Appl. Phys. Lett.等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80余篇SCI论文,发表论文他引累计1100余次;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先后培养和指导博士后及博士、硕士研究生近20名。 | 真空设备及电子/光电子器件制作 |
15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蒋俊13486492179 | 男 | 41 | 研究员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年6月在武汉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6月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获中科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宁波市“4321人才工程”;2010年获首届“宁波市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2012年入选宁波市“领军与拔尖人才工程”;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开展公派访问;2014年获批为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2015年入选首批宁波市科技新苗导师,获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2016年为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 | 光-电-热能量转换材料与应用 |